会员书架
首页 > 乱世逐流 > 第七十六章 决战紫金之巅(逼宫)

第七十六章 决战紫金之巅(逼宫)(第2/3页)

目录 加书签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不行,心也很大,另一方面却很期待对方能说些安定人心的话来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干的是要掉脑袋的活,心太大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啊!

    “还是接着之前那个笑话说。

    兔子骗了狼和狐狸以后,又陆续骗了很多动物。

    时间飞快,转眼之间,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

    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历害的后台。

    这只小兔开始横行霸道,欺上欺下,没有动物敢惹。

    它时时想起和乌龟赛跑的羞辱。

    它找到乌龟说:“三天之内,见我老板!“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乌龟难过的哭了。

    这时却碰到了一位猎人。

    乌龟把这事告诉了他。

    猎人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于是森林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。

    猎人披着狮子皮和乌龟一起在吃兔子火锅。

    地下丢了半张纸片歪歪扭扭的写着:山外青山楼外楼,强中还有强中手!”

    陆长生和沈劲等rénmiàn面相觑,云里雾里不知道赵川要说什么,但隐约抓到一丝头绪却说不上来,心中很抓狂的感觉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脑袋好用的陆长生疑惑的问道:“龟兔赛跑是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没文化真可怕!赵川鄙视了自家便宜大哥一眼,把龟兔赛跑的典故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害怕他们听不懂,赵川又把之前跟陆长生讲过的小白兔骗狐狸和狼的笑话又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明明很励志的故事,为什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这么怪异呢?

    这种组合就类似于“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”这样的心灵毒鸡汤一样。

    刚才赵川说的笑话,世家出身的陆长生不明白,一直是家将身份的诸葛侃也不明白,倒是家道中落,现在由世家沦为贱籍的沈劲,彻底搞清楚了赵川想说的事情。

    建康朝廷的事情,他们已经知道了。原以为桓温是赵川的后台,但从刚才某人的话语看,桓温也是可以卖的,只要身后有个更猛的后台。

    真是无节操,无下限啊。

    不过对于沈劲来说,这些都无所谓,重要的是,能洗刷家族的耻辱,重新翻身,这才是第一位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愿意跟着赵川混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当初的沈家……不也是赌了一把赌输了的卢瑟么?

    赵川看到沉默了几人,心中哀叹一声,到底是有代沟,没有人明白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小白兔能把狮子老虎狼啊狐狸什么的耍得团团转,是因为他很不起眼,处于食物链的底部,但眼界却是最开阔也是最放得下身段的。

    只要能面厚心黑,逆袭不是梦!

    狐狸狼什么的先不说,就说狮子老虎,由于“气场”太过强大,往往被自身的优势所蒙蔽。

    常言道“扮猪吃老虎”,你特么看上去都是一副老虎模样,只怕连老鼠都吃不上,全被你吓跑了。

    就在赵川跟陆长生他们说笑闲聊间,朝会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 儿皇帝司马聃依旧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,身边原本应有的幕布,都被掀开,里面端坐的不是褚蒜子又是谁?

    什么是垂帘听政?

    根据一直以来宫廷的规定,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太后,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,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,听官员们与国君谈论政务。

    这种由母亲帮助国君辅政的制度,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“垂帘听政”。

    帘子被拉起来了啊!虽然大大不妥,却没有朝臣说什么。因为他们知道,堂上诸公,心思可是难测得很,说不得就有火中取栗的人。

    褚蒜子只是想仔细看清楚众人的表情,总有些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女人的心细,想得够多,也够计较。

    大殿里的许多人,比如王羲之这样的,觉得这样似乎也好,透明是双向的,他们也有机会看清楚对方的表情了。

    这一点,相信褚太后也是心照不宣的。

    “诸位爱卿,城内瘟疫泛滥,民怨沸腾,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良策当然有,不就是瘟疫的解药么?

    谢安家里有一箱,王羲之家里也有一箱,但赵川有言在先,谁都不能当众说出药物的来源,不然翻脸。

    无论是谢家,还是王家,都不会主动去把药分发掉。

    他们在等着天师道的孙泰跳出来!那帮人散布了瘟疫,势必不会善罢甘休。

    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,赵川的那些药,是关键时刻用来收买人心的!

    对于褚太后的问题,他们的应对只能是沉默,相信太后也明白这一点。

    一切都只是例行公事而已。

    明朝有个大才子叫杨慎,为了皇家的伦理纲常,喊出“国家养士百五十年,仗义死节,正在今日”!

    被嘉靖皇帝派到云南三十多年,直到七十岁老死都没回故乡,临终前一段时间去偷偷去四川还被人逮捕,送回云南。

    倘若东晋的世家精英有这等气节,国家又岂会沦落到“神州陆沉”的地步?

    家族是自己的,国家是众人的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